第571章 霸道臣子-《大明从慎重开始》


    第(3/3)页

    弘治皇帝瞪了严成锦一眼:“别整日将辞官挂在嘴边,将王守仁召来。”

    很快,王守仁出现在大殿中。

    大臣们对王守仁的脸色也不好。

    “朕听严卿家说,王卿家的心学,是从宋景几人身上所悟?”

    “正是,亦与严大人提点,有莫大关系。”王守仁道。

    王守仁的圣人尊称,是死了很久,世人所封的。

    若能在世成圣,不知对大明和天下,是何等一番景象。

    大肆推行心学,或许能让王守仁立地成圣。

    严成锦道:“臣相信,王守仁能成为圣人。”

    王守仁微微躬身:“臣必定会穷尽一生,成为圣人!”

    成为圣人需要通晓世间一切道理,对世人有大功德,并且造福天下的人,才能称为圣人。

    你们当圣人是大白菜,想变就变?

    不好好反省就罢了,还敢妄称成为圣人。

    弘治皇帝目瞪口呆,一个真敢说,一个真敢答。

    大臣僵硬地拿着持芴牌,像寺庙里的一尊尊雕塑。

    “你可知道,何为圣人?”弘治皇帝深吸一口气。

    王守仁微微躬身:“能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者,即为圣人。”

    岂止是那么简单,圣人之所以被称为圣人,是因为他们提出的道理,能解决世间一切难题,他们说的话,都是对的。

    以圣人的学问,来作为取仕的标准,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此。

    若是有一尊活的圣人,天下还有什么事不能解决?何愁盛世不来?

    严成锦打算的是,先在北直隶小范围推广。

    需得先让陛下和诸公认为心学,不是异端的学说,需王守仁来辩驳诸公。

    刘健问:“你的意思,宋景、谢丕几人所行,皆为心学。”

    “学生不敢如此自大,但宋景和谢丕所践行的,确实为心学的知行合一。”王守仁道。

    趁着陛下和大臣沉思之际,王守仁继续:“陛下方才问,为何将儒学列入科举?

    臣以为,是因圣人的道理能使人明悟。

    心学亦可让人明悟,同样,心学,亦可做为科举取仕的学问。”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