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朝廷可知道有这九味药?本王是说,向太医院通报了吗?” “未曾。” 九味药,连陛下都未必知道,若他买过来,带回江南。 不仅能当做军备,还能广开医舍敛财。 “师兄,岂敢泄露汪总工的药方?” “对宁王说,自然无碍。” 从宁王小院出来,胡大元回到雍王的府院,拿起笔给严成锦写密信。 却见严成锦从府院外,走了进来。 “严大人,宁王果真问了药方,学生将九号药方,皆告与他。” 在良乡时,朱宸濠除了赚银子,没事就到传世理学院转悠。 严成锦知道他想找宋景,收到门下当门生。 必然,也对汪机感兴趣。 “六号药方不卖,将壹号药方卖给他。” 九号药方,其实多项还在制备。 壹号药方,极为厉害。 它是严成锦认为,在一至九号药方中,最厉害的药。 本不应该与宁王接触,更不该收他银子。 但,严成锦将汪机留在理学院,又召一匹医部工程师,并不是想开个医馆看病救人。 每天号诊,才能赚多少银子…不…救多少人? 他真正想做的,是在良乡建制药厂! 在后世,这应当是最稳固最暴利的行当之一了吧? 晋商和徽商多贩售粗盐、丝绸和瓷器,却唯对制备药材,不感兴趣。 严成锦则不认为。 制药厂对于良乡商会,以及推动大明盛世,乃是一举多得的善政。 洪武三年,文皇帝设立惠民药局,在各府设立提领和医官。 给贫苦患疾的人瞧病,朝廷补贴医药费。 而如今,惠民药局几近荒废。 良乡商会若能接手惠民药局,将其做大做强,必定会成为良乡商业的根本,不可动摇。 但,采药、制备药方、建造中药工坊,需大量的银子。 良乡商会和衙门都没银子。 宁王财大气粗,若能得他一笔银子…… 只是宁王聪明谨慎,极为隐忍,未必会上当。 胡大元听罢,有些为难:“大人,那学生去了。” 很快,他又来到朱宸濠眼前,端着木箱。 “王爷,严大人说只能卖您一味,抓到哪一味,便是哪一味。” 朱宸濠将手伸入木箱中,抓出一张纸条,打开:添丁方 “这是?” “回禀王爷,这是壹号添丁方。” ……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