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今日是刘狄,明日未必就不能是他们。 时代改变了,他们不用再被压制在县级以下,而是有进一步向上担任主官掌握真正的权力的可能了! 刘狄是第一人,他们也将成为第二第三人! 已经快要熄灭的希望之火,在这个时候又开始熊熊燃烧起来。 寒门出身的官员对此怀着看戏的心情,因为这种事情的确没有牵扯到他们,而士人出身的官员们除了少数心静如水的,大部分都各有各的想法,基本上都觉得这并不是什么好事。 皇帝现在只是提拔了一个县令,之后呢? 之后皇帝又一口气提拔了三个黎庶出身的官员担任渤海郡、清河郡和魏郡的县令,又把一批立下功劳的县吏往上提拔入郡府。 看这态势,皇帝似乎是打算直接把黎庶官员的上升层级提一个档次,允许他们担任县令的职位,并且可以调入郡府担任重要的辅佐官吏,协助郡守管理一郡事物。 这个范围顿时又扩大了一些,黎庶官员的上升渠道又被打通了一点。 这让某些人有些紧张,有些担忧,也有些不爽。 这年头,祖上没有做过郡守的,是不好意思自称寒门的。 任何一个寒门之家,祖上几代人里面至少有一个是做过郡太守这个两千石级别官员的。 后代不说,但至少有这个规模,才称得上是寒门,否则就只是单纯的地方土豪而已,只能在地方上称王称霸做做小吏之类的。 不过在士人看来,这没什么区别。 现在只是让黎庶做县令,够不上寒门的标准,但是这种事情有一有二就有三,谁知道什么时候皇帝心血来潮一家伙给隶属的上升渠道提拔到了州郡一级? 那样一来,黎庶出身也能做两千石官员? 一群祖上都是大字不识一个的泥腿子们也能当两千石的官员? 且不说士人们怎么想的,有些寒门出身的官员也对此感到意外和微微的不爽。 觉得自己的身份似乎被动摇了一样。 泥腿子是最卑贱最不被重视的,不配称民,再大多数统治者眼里甚至不是人,只是生产工具罢了,甚至还不如一头牛一匹马值钱。 现在郭鹏居然有让他们成为两千石郡守的趋势? 皇帝到底想要干什么?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