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内给,值房中。 严成锦思索了几日,为何杨守随这等清官,也反对他改制?为何内阁大臣有所顾虑? 他终于想出了一丝头绪。 对于清官而言,最重要的任务不是实现盛世。 而是保住大明江山,保证大明皇室姓朱,保证皇室血统可以延续,没有任何变故。 秦始皇以法家的学术治国,严明律法,推行连坐制,让百姓间相互监视,汉武帝同样严酷,登基之初动辄砍头,尤其喜欢杀人震慑。 朱元璋定下的里甲制亦然,规定百姓的活动范围,若出活动区域,需有公家的路引凭证。 这一切,皆是对百姓限制自由。 以便管理和统治! 而如今他的变制,与秦王汉武,以及朱元璋的治国之策,截然相反。 给百姓以自由,给予土地,免除赋税,百姓和商人可以穿梭在各个府州县。 诸公固然贪图变制带来的繁盛。 但担忧未知变化会危及皇权! 毕竟,百姓有力量了就可以造反。 这也是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卓有成效,却被万历惩治的原因之一。 “封建社会的最终目的,不是实现盛世,而是巩固皇权统治。” 如同,现在有一个办法,可以让天下人变成首富,但代价是,让当前的统治政权消失。 统治势力宁愿天下人穷着,也不想要这种盛世。 严成锦思索许久,终于想明白了一些。 弘治皇帝想要盛世,又不想让政权消失,才让杨守随入阁,形成制衡。 不能怪弘治皇帝,换成哪一个皇帝,皆是如此。 严成锦心中淡然,自打变制开始,早就有了准备。 见此子半天不动笔,李东阳干瞪他一眼,提醒:“阅奏,老夫今日不管你。” 谢迁叹息摇头,宾之就是刀子嘴豆腐心,严成锦的八成疏奏,不都是你阅的? 每日申时,东宫的小太监都来请严成锦,就如同佣人叫他们起床般。 “严大人,殿下有学问要请教,请您去东宫一趟。” 太子好学是好事,还能说什么? 诸公干瞪一眼,各自把严成锦剩余的疏奏临走了。 奉天殿, 兵部尚书张敷华提着衣摆,气喘吁吁地赶到大殿中:“臣冒然觐见,陛下恕罪,有急奏!” 鞑靼已被大明收作布政使司,九边许久没有兵事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