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内阁大学士,有先后等次之分。 按殿宇的排名从高到低,分别为华盖殿大学士、谨身殿大学士、文华殿大学士、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大学士、东阁大学士。 刘健三人分别为前三者,严成锦为末者。 弘治皇帝要敕封武英殿大学士和文渊阁大学士,意味着,熬死名单上又要多两人。 严成锦陷入思索之中。 看来要选个短命的才行。 思来想去,他想到了曾鉴,还有一年的阳寿。 “还差一人。” 翌日早朝,弘治皇帝命萧敬朗声宣读昭告,分别新添武英殿和文渊阁两位大学士。 大殿中一片颤动。 洪武十三年,高皇帝杀了胡惟庸后,罢中书省,后来由于疏奏过多,高皇帝一人无法统阅,才设立了殿阁大学士。 洪武年间最高时,设了五位大学士,差一位满员,至今看来算多了。 此后,内阁多为三人任大学士,变制令朝廷政务增多,竟带来了入阁的机会。 百官变得激动起来,升官如铁索连环,一层扣着一层。 十年不动如松。 但上面的人升迁,底下的人,就有机会。 严成锦是大殿中最抑郁的人,空降两位大学士,皆在他前面。 内阁变动,又将影响今后变制。 若当初张居正不推申时入阁,变制或许就成了。 弘治皇帝目光宛如火炬般,明亮地扫过大殿:“诸公推举,内阁提名,再由朕朱批。” 大臣头接着头,疯狂交换意见。 六部和五寺几人站在大殿中,若有所思,他们皆是可以被提名的人选。 杨随守躬身道:“陛下,不如诸公先商议,明日再举荐。” 李东阳也觉得有些冒失:“刘公是首辅,等刘公上朝,再定人选也不迟。” 刘健在惠民药局暂住,还有三日,就能入宫当值。 弘治皇帝不着急选人选,摆手让诸公退朝。 下了值,大臣们拉帮结派般,回值房商议起来。 午门, 严成锦看见了曾鉴:“下官想举荐大人,大人做好入阁准备。” 曾鉴也正找严成锦:“老夫求你一件事。” 严成锦想了想,入阁是当今最大的事,曾鉴不为所动,就不是为了入阁。 “大人请说。” 曾鉴从袖口中,抽出一本册子:“本官昨夜整理的,你回去仔细看看。”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