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这个矿,目前来看确实找矿变得很简单。其实最难得,就是在一开始,如何发现地下这个完全隐伏的矿体。” “这个项目的勘探技术运用,完全可以写进教科书!这是寻找深部矿体,以及寻找隐伏矿体的标准操作!” “地勘局在这个项目上的找矿流程,看起来没有按照常规的方法,突破了固有的工作定式。你们看看,第一个钻孔,在地表没有钼矿见矿特征的情况下,直接打了下去,而且这一个探索孔深度超过了两百米,因此顺利在二百二十米深度见到了床层!” “不得不说,地勘局的找矿思路,非常标新立异!这一点,等到项目结束,有了时间,一定要让地勘局给我们上上课!” “虽然地表没有见矿特征,但是这个项目,成立之初,没有以铅锌矿或者铜矿作为找矿目标,而是以钼矿作为主要的勘探目标,可见成立这个项目的人的超常规远见!虽然有马后炮的意思,不过我还是想说,这个项目的策划人,简直是上帝,思维跟普通人完全不一样!” “怎么说?” “你们看看沙寨钼矿的项目区在哪里?在咱们徽州省和华州省交接处,这里是哪里?这里是大伯山东段!” “大伯山?” “大伯山成矿带,在华州省地质行业早已闻名许久。在大伯山西段,也就是华州省境内,就找到了多个大型钼矿床。华州省之所以能成为暂放么国内最大的钼矿产地,钼矿储量占据了全国储量的30%。由此可见,大伯山成矿带,确实是钼矿的成矿温床。” “大伯山东段位于咱们徽州省内,以前从没在这一区域找到过钼矿,也没人会想到这一点。” “所以说,这个项目的发起人,有远见,如同上帝。显然,他发现了我们不曾发现的找矿潜力区!” “这么说来,找到沙寨钼矿,看起来是一个难以发现的隐伏矿床,但其实也是有迹可循的。” “谁会有这样的统揽全国地质全局的视野呢?这种人,不但精通钼矿的找矿技术,了解隐伏矿体的找矿方法,还要对横跨上千公里的成矿带有通盘的了解。这……简直是全才!” “或者说用奇才来形容比较贴切。” 在专家组一阵狂轰乱炸一般的剖析项目之后,很多观点,确实是以前没有发现的。 不得不说,这些专家的见解,还是有其独特之处的。 彭德志之前带着手底下的技术团队前往相隔不远的徽州省汤山沟钼矿考察学习,对这一片区域的钼矿特征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 他也查了很多资料,对辉钼矿有了较为广泛的系统知识。 可是,他忙于项目实施,却也从来没想过,沙寨钼矿项目,居然联系到了大伯山成矿带上面。 这个成矿条件的提出来,整个思维,顿时豁然开朗。 忽然坚决的,能够找到沙寨钼矿,忽然变得理所当然起来。 可是,以前谁能想到这一层呢? “地勘局彭队长亲自带队,并且准确的找到了隐伏矿体,甚至于都没有打无用的孔,没有浪费任何资金,第一个钻孔就准确无误的打进了矿体的中心!” 有专家对着彭德志竖起了拇指,“不愧是在沙寨县开展工作了几十年的老地质人,你对于这片区域的成矿条件,对于这里的地质研究,无人能出其右!” “彭队长对于钼矿的了解,对于大伯山成矿带的了解,以及对于大伯山东段的钼矿找矿潜力,比我们所有人都更加出色!” “几十年的工作,厚积薄发,可谓是一鸣惊人!” “我们徽州省要是多几位彭队长这样的能人,沉下心来,在一个地方苦心孤诣的钻研,不在乎外界的纷扰,一心一意,只为了一件事情。那就是为咱们徽州省,找到第一个大型钼矿,取得历史性的突破!” “苦心人,天不负!” 专家们夸完了项目,接着又是对彭德志一阵夸赞。 这个项目的勘探技术负责人,确实是彭德志。 单从技术角度来说,他们理所当然的认为,这个项目能够找到矿,必然是彭德志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彭德志布满褶皱的脸上,看不出红了脸,但表情却越发的尴尬,朝专家组的人苦笑道:“其实这个项目这么快取得突破,并且准确找到矿体,跟我没多大关系。我只是项目的实施人,是一个受人指使的傀儡罢了。这个项目的真正灵魂人物,其实另有其人。” “谁?” 大家不禁悚然一惊,原来这个项目能够找到大矿,决定性因素不是彭德志,而是另有其人。 咱们徽州省范围内,居然有这样的能人,他们竟然没有听说过! 彭德志承受着不该承受的褒奖,很是羞愧,便直言道:“这个人,你们一定都听说过。”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