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就这还要欠着账。 现在,有了刘皇叔,一年只要交四成,剩下都是自己的,其余的税,除了算赋之外,一律没有。 而算赋也是一年只征收一次,向以往在关外,一年征收几十次的事情,根本就不会出现。 那些官员,还有世家大族这些,也要一起缴纳。 这算赋这些东西,该谁缴纳,就是谁缴纳,不存在将那些世家大族们的算赋这些,摊派到我们会这些人头上的事情…… 这一年下来,少量的收获给官府,大量的收获自己留着,干活是给自己干,咋能不积极? 皇叔给的条件这样好,再不好好干,岂不是要被天打五雷轰? 而且,现在关中到处都在修建水渠,大片土地,都变成了水浇地。 我们这里,等到收了庄稼种上谷子之后,也开始修水渠了……” 他这样说着,满脸都是喜色和向往,整个人的状态,与关外所见的那些面黄肌瘦,很是惶然,死气沉沉的百姓,有着极大的不同。 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就没有官吏这些多收取,进行巧取豪夺吗?” 郭嘉询问。 中年农夫笑道:“也不是没有,不过皇叔建立了制度,有人监管,专门就负责这些,还专门派人告诉我们,要是遇到这样的官吏,可以直接拿下,去找负责这些事情的官员。 民众无罪,而那些官吏一旦被查实,会被直接砍死,子孙三代之内,不准做官。 官吏不管,可以一直往上告,告到他那里…… 而且,听说关中的这些官员,拿的俸禄不少,就算是不贪墨,也能过上不错的日子。 以前有人不信邪,但是陆续有几十人被处置之后,官吏们都变得规矩了……” 听到这农夫这样说,郭嘉一时间再度呆了呆。 民众可以捉拿那些下来贪墨的人? 那些在收取赋税上做手脚的人,被捉拿了,居然还会被砍头? 这种当真是闻所未闻。 可是现在,这些闻所未闻的事情,就在关中这里推行开了! 再回想一下,冀州那里的屯田工作,郭嘉的感触更深,忍不住的为之摇头。 那里的屯田,说是屯田,其实许许多多,都被许攸等各级官吏给瓜分了…… 关中这里,才是真正的屯田安民! 往前行走的路上,郭嘉不时与一些人关中百姓交谈,通过与他们的交谈,了解的关于关中的事情就更多。 心里面也更加的受到震撼。 他回想荀彧在信中,与自己所写的那些事情。 一直以来,自己都觉得荀文若所写的那些,有虚夸。 自己甚至于觉得,关中这里的景象,只要有荀文若所言的五成,自己就留在的关中这里不走了。 可如今亲自来到关中之后却发现,关中的真实情况,居然是比荀文若在信中,与自己所写那些,还要好上许多许多! 一时间,郭嘉是思绪万千,心情极度的激动。 站在这里,回想着自己所见所闻,再看着眼前的那无边的麦田,郭嘉忽然之间,忍不住的潸然泪下。 “奉孝,怎么了?” 典韦见到郭嘉突然流泪,连忙出声关切询问。 郭嘉哽咽回应道:“我……我就不该去袁绍那里走一趟,当初见文若的时候,就应该随着文若一起来到关中。 如此便也不会白白蹉跎一年光阴。 一年的时间,能够做出来多少的事情啊! 这一年时间,浪费到袁绍身上,是真的亏。 当真是活到了狗身上! 我应该早些就来到关中这里看一看!” 听到郭嘉说出这话来,典韦瞬间就不说话了,他能够明白郭嘉此时的心情。 能够体会到郭嘉的感受。 不要说郭嘉了,就算是他自己,这个时候都有种与关中这里,相见恨晚的感觉。 越是经历了离乱的人,对于平稳就越是渴盼, 此时关中呈现出来的景象,满足了典韦郭嘉这样的人,对于平和的渴求。 他们所梦寐以求,觉得很难实现的平稳,如今关中遍地都是,而且比他们所梦想,所渴求的都不知道要好上多少。 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如何会不激动,会不心生感慨? “典兄,我决定了,我就留在关中,留在刘皇叔身边做事情了,哪里都不去了。 我接下来,将会去寻找刘皇叔。 就算是刘皇叔真的私人品德不太好,做事情过于霸道之类的,看着这关中如此繁荣稳定的景象,我也会跟在他身边,辅佐他!” 郭嘉脸上带着眼泪,望着典韦这样说道,前所未有的坚定,前所未有的郑重。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