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三章 不受戒律清规,心中自有我道!-《万界次元交流议会》


    第(2/3)页

    但那只是表面。

    很少有人知道,般若寺真正的佛道修行教义,其实并不是以大乘佛法为目标。

    数千年前,般若寺的立寺祖师,沉浮于人间苦海数十载,一朝顿悟得以踏上修行之道,之后又经历了种种磨难,最后才于一颗菩提树下立地成佛。

    那颗菩提树,如今就立于般若寺的后山,数千年供奉下来,也已经生出了灵性,庇佑着整个寺庙,让般若寺化为一方修行净土。

    真正的大乘佛法乃是:世间为苦海,我愿于苦海作舟,渡世人成佛,永登极乐。

    不过当年的菩提祖师参悟后,觉得这太伟大了,不是凡人能做得到的。

    于是他重新总结了佛道儒三教教义,反其道而行,为般若寺重新开辟出了一条新的佛道修行之路。

    若不成佛,如何普渡世人,如何能有能力普渡众生?

    菩提祖师的开辟的修行之路,就是问心之路。

    般若寺的修行,就是游历于世间红尘苦海,遍尝人间喜怒哀乐,却又不沉迷其中,心中永远保持着一种超然之态,待得心如明镜,再不会陷入魔障后,就是立地成佛之日。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古往今来,数遍整个般若寺上下,所有的弟子门人修行的都是菩提祖师传下的问心之道,但最终能证就六阶佛陀的,只有立派的菩提祖师一人。

    心神无漏,这和修道的三花聚顶是同一种境界,但是修练起来,要更为艰难。

    渡己尚不能渡,谈何去渡世人?

    所谓的大乘佛法,应该是六阶佛陀之后的修行之路,但绝对不应该是凡人的修行之路。

    数万万黎明苍生中,也不见得能诞生出一尊这样的圣人。

    菩提祖师从最开始修行的时候就悟出了这样的道理,因此才传下问心路的修行之法。

    几千年下来,般若寺一直于六大宗门中屹立不倒,成为世间唯一的一处佛门圣地,从这一点就不难看出,这确实是最适合普罗大众的佛道修行法门。

    “给我拿一壶。”

    圆真舒了一口气,对着蒲团坐了下去。

    虽然不知道这秦子业的底细如何,但是看着这人,就有一股莫名的亲近感。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