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繁华的中原,他难道不香吗? “李斯啊。”王霄招呼着李斯“你这话不太对。” 李斯恭敬行礼“请大王示下。” “燕国虽然人才凋零,可乡野之间还有大才。君主昏庸无能,可太子丹却是一代人杰。不可小视。” 燕赵之地多慷慨悲歌之士,好好使用的话,能够发挥的功效远超想象。 当然了,这个时代里除了王霄之外没人会知道究竟该怎么去做。 李斯是真不觉得燕国还有什么大才。太子丹的话,他倒是知道秦王在邯郸城为人质的时候,太子丹也在邯郸城做人质。听说两人关系还不错。 “是,大王说的对。太子丹的确是个人物。” 王霄又发现了李斯一个优点,那就是识时务。没有在这种时候梗着脖子硬顶,非得让自己的意见占据主导地位。 这才是真正的会做人,会处事。 这种人但凡有些本事,想不出人头地都难。 王霄指着赵国的旗帜,直接在一旁的台子上坐下“说说最后一个吧。” 李斯行礼,起身,转身看向旗帜“赵国,赵人武勇,名将辈出。天下诸国,唯有赵国有希望与大秦争夺霸业。只是,长平一战之后,赵国被大秦打断了脊梁骨,再无争雄之力。” 他这话说的很对,因为赵国也是后起之秀。 三家分晋的时候,魏国韩国都曾经跳过,而当时的赵国却是个弟弟。 一直等到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以武立国,这才开始急速发展起来。 实际上整个战国时期,可以分成前中后三个不同的时期。 战国前期,魏国称雄。 魏武卒称霸天下,吴起横扫八方。 战国中期,那是秦齐并列。 秦国商鞅变法,国力大增。齐国把身边都给打了一遍。 而战国后期,那就是秦赵争霸。 秦国实力强,赵国武力高。 王霄点头,表示对李斯的赞许“你说的不错,长平之战后,天下间再无谁能阻挡大秦夺取天下。” 长平之战的意义是非常深远的。 最核心的地方就是在于,唯一一个能够阻挡大秦,能够将战国乱世继续延续下去的强国,彻底失去了战斗力。 一个只有三五百万人口的国家,一战失去了四十五万之多的青壮男人。 赵国没在战后直接亡国,那是因为其他各国深知唇亡齿寒的道理,拼死前来救援。 打仗当时之后不肯卖的粮食,也开始不要钱似的援助过来。 各国的心愿就是让两边打个两败俱伤。实际上的结果也差不多。 秦国损失数十万,多年积累也是消耗殆尽。生生给各国续命十几二十年。 起身甩着长长的衣袖,王霄看着李斯“你是有真本事的。以后就做本王的中郎,食禄六百石。为近臣,掌机密事。” 李斯留着眼泪行大礼“谢大王。”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