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吕不韦感觉自己最近日子过的很是舒心。 通过处置镳公树立起来了自己的权威,现在朝堂内外,至少表面上没人敢于和他作对。 心思深沉,完全看不透的大王。整天埋首在竹简堆里面,也不知道在找什么。不过至少没给自己添麻烦。 前些时日,有事没事就馋自己身子的太后,最近也是迷上了什么麻将,也不再找自己了。 无数门客为自己奔走,入目所见皆是笑脸。 看着自己车水马龙的家门,吕不韦已经是忍不住的哈哈笑了起来。 奋斗了一辈子,终于是到了可以蹦迪的时候了。 吕不韦没有蹦迪,不过情绪的确是非常高涨。 之前他还在考虑,实在不行就送嫪毐那家伙去顶锅。不过现在的话,看起来是用不上了。 不过事情肯定还是有的。 来自天下各地的英杰们投奔他吕不韦,除了衣食住行酒水美人之外,还得照顾这些人的理想与诉求。 这天,吕不韦就带着一大批的竹简与布帛过来见王霄。 “大王。”行礼之后,吕不韦直接上硬菜“这些都是臣门下客卿所著治国之论,请大王点评。” 热情研究某中术的王霄,抬头扫了一眼就没了兴趣“不用看了,何人有大才,相邦直接说名字就是。” 这种所谓的治国论,与后世那些考科举的写国策是一个性质。 或许内容方面比起科举的强一万倍,可本质上却是一样的。 这些还没有入仕的白身,张口闭嘴谈的都是国家大事。什么军略,什么国政的。 其本质上,与现代世界里刚刚进公司的实习生,给董事长写信指点公司今后战略发展方向没什么不同。 这些竹简之中或许的确是有写的不错的地方,可王霄什么没看过? 他压根就不需要,还不如单纯的听名字来的有用。 王霄这种懈怠的态度,让吕不韦很是满意。 君主懈怠了,他这样的权臣才能有发挥的余地。 “大王,各国人才都来投效我大秦。”心里高兴,不过该说的话还是要说的“总要是给他们一些机会,不寒其心才是。” 王霄有些不耐烦“相邦监国,这些事情你自己处置就是。” 吕不韦愈发高兴起来,不过面上却是起身行礼。 “大王,臣请大王观阅各国人才所呈之治国策论。” 身为关东人才的代表性人物,吕不韦想要维持自己的权势,就得给手下小弟们办事。只有这样,人家才会为他做事,增加声势与威望。 这是一种互助互利的事情,毕竟在大秦这里,真正占据主导地位,拥有最强力量的还是当地的老秦人。 像是吕不韦这样的外人,就必须互相帮助,互相抱团取暖才能生存,才能发展。 哪怕他是丞相,哪怕实际上并不想有谁被王霄看中。可必要的动作和话语还是要有的,姿态要摆给门客看。 王霄招了招手,让人把那些竹简布帛都拿过来。 这个时候还没有搞书同文,各国文字不同。想要全都看明白,起码得是精通七国文字。 好在这对于王霄来说,并没有什么难度。 花费了一整个下午的时间,将吕不韦带来的这些竹简布帛全部都仔细看完。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