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5章 皇帝挂煤山-《大明从慎重开始》


    第(2/3)页

    “臣不知当讲不……”

    太上皇弘治从案下拿出一块免死金牌,拍在案上:“快说。”

    严成锦想了想,鉴于要将经济原理讲清楚,太过于复杂刘,便问:“臣想给太上皇讲一个故事,太上皇可曾听过,帝挂煤山的典故?”

    太上皇弘治微微抬眸,露出好奇的认真神色。

    萧敬微微低着头,竖耳听着,心中却知道必定是真事。

    根据他多年以来总结的经验,严成锦张口必有依据。

    “从前,有一个王朝,名为大昌,大昌也有海禁,可大昌皇帝大明下法令开海禁。

    至此以后,大昌士绅日益富足,过上幸福的生活,朝廷国库却一直未变。

    七十七年后,大昌国的皇孙小明继位。

    由于天下银子,皆掌控在士绅手中,国库凋敝,大昌国处处抓襟见肘,文官们便提议小明,提高赋税,致此,天下百姓造反。

    小明便向文武百官借钱,可百官不借,最后叛军攻入皇城,小明被逼无奈,在煤山上吊,自尽而亡,还有他身边那忠诚的太监。

    故称帝挂煤山。”

    太上皇弘治听完之后,心中一阵唏嘘,眼眶中泛出晶莹的光亮。

    同为皇帝,生出一丝共情。

    萧敬白了严成锦一眼,关太监什么事儿!

    “是由于增加赋税,逼得民反?”太上皇弘治震撼地问。

    严成锦摇头:“此中有诸多缘由,受士绅掣肘是极大原因,若有银子,何需增加赋税?”

    天下银子,大抵上是定数,士绅是一头敛金兽,士绅拿得多,国库拿得就少。

    士绅凭借贸易,越拿越多,朝廷的用度,大多也是从士绅手里采办。

    后世有国企以及四大吞金兽,来获得钱银,抵消差距。

    大明却只能靠关税,弘治商号只开在京城,影响不到京畿以外地方,吞金能力十分有限。

    太上皇弘治捋着胡须,陷入沉思中,片刻后,让严成锦退出去。

    严成锦却眼巴巴望着御案上的免死金牌。

    “给他。”

    萧敬心中虽不乐意,却笑吟吟的递了过去。

    等严成锦走后,才道:“奴婢以为,不是编的,大昌国也有海禁,天下哪有这么巧的事儿?”

    分明就是在说大明,严成锦在内涵呢。

    太上皇弘治眼中露出不悦之色。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