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6章 瓜分天下土地-《大明从慎重开始》


    第(2/3)页

    魏绅有种不好的预感,看了柴升一眼,只见,柴升也面色凝重。

    弘治皇帝看向严成锦,每当重要的时候,此子,总要酝酿许久。

    “江南地崩后,臣思虑许久,恳请陛下,重分天下土地!

    将旱地和荒岭,分给百姓。

    只有几亩良田,交税尚且困难,没有存银,谈何富足?

    即便十年之后,依旧穷苦。

    若将荒地赐给百姓,百姓可利用荒地赚点银子,如这薯干,加蜂蜜后,就能供士绅消遣,臣称之为,经济作物。”

    京城之外的百姓,穷得连油都吃不起。

    百姓光靠种地,富不起来,手中的地太少。

    大明农业发达。

    但经济作物,只有棉花和蚕桑,几乎一片空白。

    而大明闲置的旱地很多,但这些都归士绅和朝廷所有,百姓不能耕种。

    番薯,更适合作为经济作物。

    经济作物?

    弘治皇帝闻所未闻:“什么是经济作物?”

    “这是臣取的名字,如棉花,就是经济作物。”

    懂了!

    刘健身躯猛地晃了一下,此子,竟想重新瓜分土地!

    李东阳诧异地回过头来。

    以为严成锦要给清娥请乞诰命,谁知,此子又想变制!

    柴升道:“陛下不可,荒地乃士绅和藩王的所有,此举,岂不是要整饬藩王?”

    “臣也以为不可!”魏绅躬身道。

    他们手中也有许多闲置的土地。

    宁可留在手中,也绝不分给百姓。

    严成锦心知,会有大臣反对。

    明末,士绅占据的土地远远超过了百姓,令大明财政岌岌可危,张居正才推行一条鞭法。

    光靠种田,没有经济作物,百姓家中难有存银。

    京城之地,尚可做长工。

    但诸如河间府等大城不多之地,百姓只能守着一亩三分地过活。

    不敢离开,农闲时,也无其他事可做。

    弘治皇帝看向韩文:“天下闲置的旱田有多少顷?”

    “臣猜测,应当五百余万顷。”

    良田,有八百余万顷,荒地有五百余万顷,很合理。

    弘治皇帝眉头一挑。

    平白无故将士绅的荒地分给百姓,难以一碗水端平。

    “士绅的土地,也是来自祖辈的传承,不是朝廷想拿走,就拿走。”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