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2章 科举改制-《大明从慎重开始》


    第(2/3)页

    就是把一句话割成两半,和另一句话拼凑起来,变成缝合怪。

    这样的科举延续下去,会有什么结局,历史早有证明。

    后世觉得科举是善政,但是,批判八股文。

    身为穿越者,不做些改变,岂不白穿越了?

    张升轻叹,从四书五经中出题,确有穷尽的一天。

    刘健和谢迁看向弘治皇帝。

    这时才猜出了圣意,陛下怕是真动了念头。

    于是,两人站在一旁低着头。

    严成锦也猜到了弘治皇帝的意图。

    真正打动陛下的,不是心学,而是宋景和汪机等人立下的功劳。

    不管是儒学还是心学,都只是治天下的手段。

    陛下学的不是儒学,也不是心学,而是驾驭天下帝王之道。

    高皇帝留下的皇明祖训,和唐皇的贞观政要,都是帝王之道。

    故而,压根谈不上对儒学有何敬畏。

    与儒学出身的百官不同。

    弘治皇帝看向严成锦,若有深意:“抡才大典是朝廷头等大事,朕也不能轻易裁决。”

    “秋闱和春闱两轮,心学只在北直隶的秋闱中出题。

    春闱仍从四书五经出题。

    十年之后,若观之无用,下旨废止,陛下以为如何?”

    秋闱是各府自己出题,春闱才是全国统考。

    京城的书生大半在良乡,听过心学。

    而且,作为第一次考试,严成锦并不打算出题太难。

    与四书五经出题相比,心学反而简单得多。

    “那国子监的监生?”

    “监生可以一起到良乡听学,王守仁有诸多讲义,可研读修习。”严成锦道。

    考试,不能人人都考满分。

    否则,就失去了筛选人才的作用。

    他出的策题只有两道,占秋闱的比例并不高。

    熊繍望着弘治皇帝,哑口无言。

    陛下话已至此,三公沉默不言,只怕是猜到了圣意。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