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弘治皇帝脸色黑得像锅底,却也不想敷衍太后,“雍王体弱,是朕疏忽了。” 严成锦微微感动,朱厚照敢作敢当的性子,定是从弘治皇帝身上承袭来的。 对于讲信用的陛下,值得再要一块免死金牌啊。 但,雍王病重无人知晓,兴王却带着百官来逼宫。 这是巧合? 只见,朱祐杬目光闪烁,微微躬身:“臣不敢怪陛下,只想请严成锦给臣弟一个交代。” “兴王说的是,都察院负责藩王大计,有不可推卸之责。” “陛下,往后不如将藩王大计,交给吏部?” 百官各怀心思,趁着朱祐杬打头阵,纷纷谏言。 六部排名,吏户礼兵刑工。 吏部之所以为第一,乃是因其掌管百官任命,以及考核大计。 户部之所以排第二,是因掌管朝廷财政。 藩王考核,乃是实权项目。 若能将藩王大计纳入本部,职等和权能,都将水涨船高。 以为严成锦会辩解,只见,此子微微转头看向李东阳。 李东阳略微低头,脸色变得不自在,你看本官作什么?本官与你是何关系,不过是师徒关系而已!还要本官给你擦皮股? 休想! 严成锦收回目光,一本正色:“下官无需向王爷交代。” 嘶~ 百官一片哗然。 此子向来慎重,怎会说出这般莽撞的话,当着太后和陛下的面顶撞? 太后也不禁转头,目光落在严成锦身上。 朱祐杬沉声道:“你这是何意?” 交代,如何交代? 伤寒极有可能会丧命,若真死了…… 严成锦考虑再三,道:“当日下官已请柬,结束藩王大计,李大人可以作证。” 若不作证,李东阳的清名就毁了,百官会如何看他,虚伪? 若作证,便是和自己一伙。 严成锦不怕得罪李东阳,毕竟是准泰山。 李东阳深吸一口气,淡淡道:“严成锦说得不错!” 顿时,百官宛如被人堵住嘴巴,噤若寒蝉。 弘治皇帝和周太后此时无意追责,只想知雍王可治否。 “汪大夫呢,怎么不见汪大夫?”周太后回过头,看向弘治皇帝。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