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三百三十六 你也可以做开国之君-《东汉末年枭雄志》


    第(2/3)页

    这……

    父亲在开玩笑吗?

    这根本就是开玩笑吧?

    郭珺看了看郭鹏,确认他没有在开玩笑。

    因为他的眼神非常认真。

    “阿珺,你不要觉得为父在和你开玩笑,为父在和你认真的商量。”

    郭鹏开口道:“为父多年征战,总结出来一个规律,两个国家,若政治核心之间的距离超过三个月赶路的时间,那么这两个国家就无法出现大规模的争端和军事冲突。”

    “这……”

    郭珺处在震惊之中,不知道该怎么表达自己的情绪。

    郭鹏却没有给他更多的时间。

    郭鹏开始给他讲解自己的思路。

    “在此之前,咱们中原帝国的历朝历代治理这片疆土,有两种模式,一为封建,一为郡县,所谓封建,顾名思义,便是封邦建国,以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使功臣封邦建国。

    让诸侯治理地方,天子居于中央,统御全体诸侯,此之为间接统治,在交通和通讯十分缓慢的基础之上,这种模式有利于扩张国家疆域。

    但是问题就在于交通一旦改善,两个国家的交流一旦变的密切起来,就会发生冲突和对立,继而就会发生兼并战争。

    而郡县,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为秦国所发扬光大,和封建的间接统治相比,郡县为直接统治,大大扩张皇帝的权力,增强中央集权。

    这种模式能够消灭地方诸侯,让诸侯不能分裂国家,所谓窃国者诸侯,变诸侯为郡县官吏,还要加以流官制度,则郡县官员囿于职权,不能兼并。

    这两种模式在周国和秦国进行了实践,周存续时间长,可是大权旁落,丢尽了周天子的身份地位,秦是最后的胜利者,却二世而亡。

    最后到了先汉时期,刘邦和群臣难以决断到底是封建制比较好,还是郡县制比较好,经过一段纠葛和战争之后,他选择了郡国并行,同时采用郡县制和封建制。”

    郭鹏拉着郭珺的手,带着他缓缓往前走,边走边缓缓解释。

    “刘邦认为郡国并行可以同时实现封建制与郡县制的优点,可以保刘汉江山不灭,可事实证明,不管是异姓王的封建,还是同姓王的封建,最后都引发了战乱。

    后来,汉武帝往后,天下实际上已经是郡县为主,封建为辅了,但是到了先汉末年,王莽篡位,导致先汉覆灭,后汉开国之后,大家认为宗室被限制的太多,就会导致在王莽篡位之时无人站出来保卫汉室的局面。

    所以到后汉,郡国并行依然存在,只是后汉的郡国并行比先汉更加干脆彻底的剥夺实权,以国相为实际首脑,封王并无实权,再然后,就到了如今,咱们魏国。”

    郭鹏站住脚步,看着郭珺。

    郭珺似乎是有些了解的点了点头。

    “父亲,咱们魏国,是单纯的郡县,而无封建,所以父亲认为,郡县比封建更好,以至于宗室子弟无一人封王,封公者都非常稀少?”

    “阿珺,很多事情并非是那么简单的好与坏,王爵之上就是皇帝,封了王,除了做皇帝,就没有前进道路了,这会滋生人的野心,所以为父拒绝给任何人封王,绝无可能。”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