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郭鹏所说的话狠狠地吓了袁嗣一跳。 皇帝要废掉九家家法,只留五家? 稍微定了定心神,袁嗣咽了口唾沫。 “陛下,兹事体大,事关国家文脉,是否从长计议?” “从长计议?这还不够长吗?从孝章皇帝到现在,百余年过去了!还要多长?” 郭鹏不满的摇了摇头:“这样下去是不行的,是要出问题的,孤意已决,这件事情一定要解决掉,不解决掉,孤就对不起自己学过的圣人之言,对不起圣人的教导!” 郭鹏这样一说,袁嗣才陡然想起来,这位皇帝陛下可不是一个简单的大**子。 这位皇帝陛下师承前汉太尉卢植,那是正儿八经的士人,接受过卢植多年的精英教育,对五经的理解和掌握一点也不比他弱。 只是他的家族和卢植的家族都没有掌握家传经典罢了。 只是皇帝的军功太狠,世人对他的印象都是战神,是绝对的军人,而忽视了他作为一个士人的身份。 说起文化水准,当朝群臣乃至于士家文人们,谁都不敢说比这位皇帝要强。 当年一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差点没让人把他捧上天去。 这话,说的有水准。 所以,这位皇帝不仅在军事方面强的离谱,文化水准也是精英级别的,谈论儒家经典,他不怵任何人。 就这样一位皇帝提出的这种事情,还真不能说是门外汉的阴谋,人自己也是门里的人,再怎么说,那也是内部矛盾。 皇帝是真的要为了自己的文治功勋而对天下士人下手了? 袁嗣依稀记得,皇帝最早治严氏公羊。 看来,春秋这一经只能留下严氏公羊了? 左氏和谷梁在白虎观会议之后都无法得到官方认定,没能成为官方学说在太学里立下学官,所以东汉的士人们就已经给不能通过学习左氏和谷梁做官了,魏国也一样。 然后现在颜氏公羊也要步后尘,成为极其尴尬的在野学说? 那易经…… 想到这里,袁嗣忽然觉得有点冷。 不对,不对,怎么会这样? 自己怎么已经开始设想皇帝获胜之后该怎么保证家族和学派的最大利益了? 皇帝会获胜? 皇帝这是要把十四家法只留下五家? 这是要断绝大部分人的政治利益,这是捅马蜂窝的事情,大家能接受?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