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零二十五 郭某人绝不认同!-《东汉末年枭雄志》


    第(2/3)页

    占据皇帝之位,手握大义名分,居然任人编排。

    舆论阵地自己不去占领,就会被敌人占领。

    郭某人出道以来最不能容忍他人占领的,就是舆论阵地。

    众口铄金,人言可畏,不能掌握舆论高地,就要吃瘪,吃很多很多的瘪!

    郭某人绝不认同!

    所以他决定派官方团队负责此事,让蔡邕来牵头。

    官修史书的大义名分可以在相当程度上杜绝这种情况发生。

    虽然郭某人对很多人一样,对史书的可信度保持怀疑态度,比如最直接的,开国皇帝出生必有祥瑞。

    郭某人几乎可以想到无数年后给魏国修史的史官也会记载郭某人出生的时候天降祥瑞。

    但是很可惜,郭某人专门去问了郭单,当年自己出生的时候,什么异象都没有。

    不过某些时候,写史书的人也不是笨,相反,他们非常精明,记录史料的时候把春秋笔法玩得很溜。

    涉及到血淋淋的政治斗争,那当然是敏感事件不能记载,但是他们也有办法用各种曲笔把这件事情留下蛛丝马迹让后人明白。

    比如刻意写出一些在常人看来怎么看怎么觉得不符合常理的内容,留给后人去深究。

    根据这些蛛丝马迹,后人往往能从简单的几句话里观察到一件血淋淋的不足为外人道也的政治事件。

    或许这就是部分修史书的人所最后留存的职业精神吧?

    而现在这些事情轮到郭某人了。

    他建立魏国,是接受了汉帝刘健的禅让,是【和平】从汉帝手里得到了皇位,建立了魏国。

    魏国和汉国之间是一个继承与传承的关系,没有血淋淋的斗争,没有不和谐的事情发生,一切都是那么的顺畅与和谐。

    所以对于《后汉书》的修订,自然是以和谐为基础。

    对东汉诸帝要多加吹捧和美化,如此,也能让人感受到魏国是真的继承汉国的国祚而建立,而非篡权夺位。

    如此,也能间接证明魏帝国的正统性。

    虽然这种正统性目前已经无法质疑了,魏帝国的统治根基日渐深厚,郭某人的权力也越来也大,越来越稳固。

    这种时候修《后汉书》,更是一种政治姿态,一种宣布自己的正统性无可置疑的政治姿态。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