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百零四 鲁肃的心中流淌着暖意-《东汉末年枭雄志》


    第(2/3)页

    而这也是东汉中央的开创。

    东汉名臣左雄在意识到举孝廉茂才的弊端之后,开创了公府复试的规矩,举孝廉茂才可以举,但是是否录用,还要通过中央公府的复试,号为公府复试。

    郭鹏立国以后,佩服左雄的胆魄,继承这套规矩,设立了更完善的考试院。

    州郡举上来的那些孝廉茂才们都要通过更加严格和高强度的考试才能被授予职位。

    如此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举孝廉茂才带来的官员裙带关系,也使得双重君主制这官场一潜规则遭到了很大的遏制。

    但是郭某人却可以利用这一便利,将不少自己看中的官员直接任命,使之避开高级官僚的辟召,成为皇帝的直属臣下,以此不断的扩张皇权。

    皇帝越发的走向了唯一君主的道路,而其他的“二重君主”们则相当失落和不满。

    这一情况引发了很多士人官僚的在意,他们对于这样的现实感到不安,经常私下里聚集商讨这个事情,觉得天子做事不地道。

    还没有汉帝好!

    其实郭某人也没打算隐藏。

    他这是在明白的告诉大家,皇帝要收揽权力了,要打压地方了,要重新彰显中央集权了,不会轻易再给地方那么多便宜之权了。

    刘秀给的,郭某人要收回来。

    刘秀那是没办法,靠豪强地主上位,不妥协能行吗?

    可郭某人靠的是自己,不是豪强地主,甚至最开始也没有得到多少士人的支持,他的上位有充足的地方基础,没人能威胁他。

    这是大家的共识。

    有人不满,很多人不满,但是没人敢公开反对。

    郭某人是拥有很大权力的皇帝,威望更大。

    尽管如此,郭鹏能夺回来的皇权也不是全部。

    有那么一部分受限于时代限制,他实在没有办法夺回来,除非他能搞出火车搞出电报之类的东西,否则这部分皇权他是夺不回来的。

    交通使然,时代限制使然,非人力所能扭转,需要时间。

    他在他能办到的情况下竭尽全力的夺回本该属于他的皇权,依托发达的交通网络,把中央集权的精髓发扬光大。

    不过地方的主观能动性他也不能忽视,也不能完全压制,也根本没办法没必要完全压制。

    每个地方都有每个地方的特色,中央不可能完全干预。

    但是对于辽东这个一穷二白的豪强真空区,他想要完全掌控根本就不是难事。

    任命鲁肃做刺史很简单,他还打算把内阁里的一批精干官员放出去,外放去辽东做县令,去积攒政治经验,去打怪升级。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