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九十三 公孙康的绝境-《东汉末年枭雄志》


    第(2/3)页

    他觉得自己真的是个老机灵鬼。

    谁的大腿粗就要抱谁的,这一点大家都很明确的知道,扶余王可不会为了一个女人就把整个国家的前途给赔进去。

    稳妥一点儿好。

    扶余国这边做出这样的决定,而高句骊那边则想得更多。

    高句骊知道讨伐公孙氏政权的是中原的魏国,非常强大,所以高句骊王伯固的小儿子伊夷模极力反对伯固出兵帮助公孙氏。

    虽然之前高句骊和公孙氏政权尚且处在一个较为友好的合作时期。

    他觉得不但不能帮助公孙氏,还要想办法和魏国联系上,和魏国搭上关系。

    但是伯固的大儿子拔奇则不这样认为。

    他觉得这是趁火打劫的好机会,趁着魏国军队和公孙氏的军队打的两败俱伤的时候,他们出兵,一口气消灭公孙氏的军队和魏国军队,这样就能夺取辽东了。

    伊夷模觉得这是天方夜谭。

    “我听闻魏国皇帝非常厉害,军队非常能打,公孙度都被打的要求援,我们连公孙度都打不过,怎么还能和魏国皇帝作对呢?

    现在我们应该按兵不动,等魏国消灭了公孙度之后,我们再去拜见魏国人,和魏国建立正常的关系。”

    拔奇觉得伊夷模胆子太小了,很是不屑。

    “公孙度杀死我们那么多族人和部下,是我们的生死大敌,之前因为战胜不了他所以才认输,现在好不容易看到了机遇,更要做点什么,不趁这个时候夺取辽东,还要趁什么时候夺取辽东?”

    拔奇坚决不认同,反对支持公孙度,而想要做最后的胜利者。

    同时他认为魏国人远道而来,必然不会长久在这里驻军,只要让他们知难而退,就算打杀他们的军队,他们也不会来寻仇。

    如此一来,辽东就是他们的了。

    伊夷模还是继续反对,说这样只会让魏人震怒,出兵高句骊,高句骊会有亡国的危险。

    拔奇针锋相对,也不会退让。

    这让伯固有些纠结。

    思来想去,最后伯固决定采取折中方案,既不支援公孙度,也不攻击魏国军队,而是坐观成败,然后看情况出兵。

    要是魏国人消灭了公孙度之后就撤退,那自然是大好事,要是魏国人取胜了之后不走,那就再说。

    毕竟是一个那么大的大帝国,直接对着干那未免有点太不自量力。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