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百七十二 董卓不懂经济-《东汉末年枭雄志》


    第(2/3)页

    成公英是韩遂的心腹,对韩遂非常忠心,得到了韩遂的命令,立刻不顾自己的危险,偷偷走小路跋山涉水进入关中,向长安城奔去。

    长安城眼下是曹仁的地盘,曹仁在长安城内兢兢业业小心翼翼的执行着郭鹏的各项命令。

    曹仁很忙,真的很忙,他在长安不仅有政治任务和军事任务要负责,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收集董卓小钱,送回邺城。

    郭鹏平定关西之地之后,下令曹仁留守关中的同时,又令曹仁收集关中各地遗留的董卓所铸小钱,将之送回邺城。

    这些董卓小钱被送回邺城之后,就被回炉重铸为标准五铢钱,以安定关西地区的经济,重新恢复经济秩序。

    五铢钱是中国历史上的传奇货币,从汉武帝铸五铢钱开始,一直到唐朝将五铢钱废除,五铢钱的寿命延续了七百余年,乃是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最为成功且长寿的货币。

    黄巾之乱以前,东汉经济一直都比较稳定,五铢钱的流通也比较繁盛通畅。

    这种情况在黄巾之乱以后被打破,而在董卓入京之后,关西之地的经济局面则是彻底崩坏。

    本来战乱会造成经济衰退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但是像董卓这样把两汉非常繁荣的关中之地的经济彻底玩坏掉的,还真是不多见。

    这倒也不是董卓一个人的功劳,诸侯联军讨董,尤其是郭鹏和孙坚两人的进击也是推波助澜的重要推力。

    董卓被他们打得没办法,只能迁都,但是迁都耗资巨大,需要大量的钱财,董卓首先想到的办法不是铸钱,而是抢掠。

    迁都之日,董卓先是对雒阳城中富豪加以罪名,抢夺财物,又命部下将雒阳二百里内一切宫殿、官府及民宅焚烧殆尽,还令吕布率兵挖坟掘墓,搜罗珍宝,上至皇陵,下至普通官员的墓葬无一幸免。

    在如此这般的浩劫之下,朝廷和百姓失去了生活必需的全部物资,抢劫浪潮过去后,生活问题接踵而来。

    人总归是要解决衣食住行的,不解决是不行的,董卓再刚,也要面临这样的问题。

    无可奈何之下,董卓不得不下令铸造钱币,这样才能到各地收购生活物资,以解决新都军民的生活问题。

    于是董卓在长安搜刮铜,为此还把秦始皇所铸『十二金人』给毁了,还把原来好好的五铢钱也给毁了,用作原料来铸钱。

    他铸出来的钱就是董卓小钱,这种小钱既无轮廓又无纹饰,重量又极轻,根本没有五铢的重量,数量还特别多,据推测足有七八亿之多。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