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是,属下遵命。” 程昱点了点头,随后离去,去办事了。 此时,是兴平六年八月中旬,郭鹏正在紧急处理新皇帝登基的事情,而其他事情则相对的更少的过问。 直到某一日诸葛瑾来身边汇报工作进度的时候,顺嘴提了一句他的兄弟已经到邺城安置下来了,向郭鹏表示感谢。 诸葛亮来了? 郭鹏抬起头看了看诸葛瑾,少倾,点了点头。 “好,我知道了,对了,下个月举行的论才大典,你家兄弟是否参加?” “孔明对我说他就是来参加论才大典的,不过明公请放心,此番大典,属下绝对不会徇私,孔明无论选中与否,都是他自己的本领,属下以性命担保。” 郭鹏笑了。 “别动不动就拿命来作担保,子瑜为人忠厚,我是一清二楚的,若是子瑜徇私枉法,那我不如自毁双目,看人如此走眼,要这双眼睛做什么?” 诸葛瑾闻言又惊又喜。 “主公言重了,属下……属下惶恐!” 郭鹏笑了笑。 “哈哈哈,子瑜人品我是相信的,好了,这件事情我知道了,此番论才大典,也是我们第一次用这样的形式选拔人才,重要性之大,谁都清楚,子瑜不是会徇私的人,我是明白的。” “多谢主公。” 诸葛瑾再拜,然后缓缓退下。 退出魏公府邸,诸葛瑾心中暗喜但是面色严肃的回了一趟家,在家里面把诸葛亮和他的几个伙伴都叫了来,向他们说明了此番论才大典的一些特殊之处。 “此番论才大典,在魏公说来,叫做考试,考其德行,试其才华,魏公会出一些问题,令你等作答,你等需要在一定时间内完成作答,然后交给魏公审阅,由魏公选择优秀者进入魏公府中办事。” 诸葛瑾将这次考试的特殊性说了一下:“因为这是魏公直接管制的事情,所以旁人不得插手,到时候你们的策论说不定都会经过魏公的眼,只要魏公欣赏,就给你们进入魏公府的机会,而且原则上是不限人数的。” “不限人数?” 徐庶听了很高兴:“那可好,咱们若是能一起进入,岂不美哉?” 石韬也觉得很高兴,然后看向诸葛瑾,低声道:“子瑜兄长既然是负责此事的,那可知道魏公策论的问题都是些什么?可否透露一二?” 这话一说,徐庶和孟建也有些期待的看着诸葛瑾,唯有诸葛亮对此连连摇头。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