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五十五 少年陆议-《东汉末年枭雄志》


    第(1/3)页

    并不仅仅只是一个6康就能让6氏和江东士族如此反感孙策。

    实在是死掉的人太多,让大家产生了兔死狐悲的感觉。

    虽然说6氏衰弱,对于其他的大家族来说是有利益上的好处。

    但是同样是6氏被孙策干掉了一半人丁,让他们都觉得孙策可能也会这样对待他们,他们也会被干掉族人。

    家族展到这个地步不容易,血脉人口也就百多人,你一口气干掉一半,谁知道你下一口气是不是就要灭掉我们的宗族了?

    江东士族对孙策极其反感,也相当惧怕。

    而起因就在6氏,那么自然的,在周瑜看来,破局点也在6氏。

    6氏在损失了一般的宗族人口之后,现在作为6氏掌门人的,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少年,名为6议,表字伯言,年仅十五岁,接掌6氏家族的一切话语权。

    周瑜得知,6议不是6康的孩子,而是6康的从孙,从小丧父,就跟随6康生活,由6康负责抚养和教导,与自己的孩子们养在一起。

    6康被孙策干掉的那一年,6康的儿子6绩年龄小,不能担负家族重任,于是家族重任就被临危受命给了从辈份上矮了6绩一辈、但是年龄要大上五六岁的6议。

    庐江一战,几乎把6氏的族人精华都给摧毁殆尽,留下来一大堆老弱妇孺。

    6氏族人之中能撑起门面的男丁,居然只剩下一个少年6议。

    可见那一战对6氏的伤害有多大。

    此时此刻,6氏衰败的根本就不能被称作吴四姓之一了,往日的声望还在,可实际上,已经没什么人看重6氏了。

    6氏的祖业家产什么的也被不少人趁火打劫夺走,少年6议竭尽全力也只能保证剩余族人们的温饱,难以保全祖业。

    沦落到这个地步,6氏不憎恨孙氏是不可能的,但是也就在这个时候,周瑜现了破局的机会。

    贵为吴四姓之一,却在家族败落之后被豪强士族们欺凌,被谋夺家业,对于6氏来说,不憎恨也是不可能的。

    而且可能比起干脆的孙策,6氏对那些下黑手的家伙更为憎恨,孙策毕竟是打仗,而那些家伙则是趁火打劫,欺负老弱妇孺。

    那么,这个时候能真正帮到6氏的,反而就是掌握了政权和军权的孙氏,孙策。

    投靠孙氏,与孙氏和解,孙氏会利用军队的强制力帮助6氏夺回家业,重振吴四姓的声威,等6议和6绩成长起来,授予官职,就能重新复兴家族,完成先人的期待。

    而与此同时,孙氏和6氏和解,也将为孙吴政权的本地化打下坚实的基础,对外释放强烈的信号。

    我都能和血海深仇的6氏和解,更何况是你们呢?

    或许局面就这样打开了,孙吴政权才能真正的得到江东本地人的承认,开始建立扎实的统治基础。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