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7、黄汴拦路-《明末好国舅》


    第(3/3)页

    张璟记得,这件事后来影响很大,事关朝廷钱粮,朱由校当然不敢马虎,当即便命人去调查此事。

    记忆里,正是因为这件事情,才让朱由校彻底扭转了当时朝堂的形式,使得他压制住了东林党,让那帮天天在朝堂上打嘴炮的家伙,彻底吃瘪。

    其中,有个太监,就是趁整治江南铸币案的机会,彻底崛起,而他的名字也很有名,那就是后世恶名流传的鼎鼎大名的九千岁——魏忠贤。

    没错,正是因为整治江南铸币做得好,魏忠贤让掌控南京宝源局的东林党人吃瘪,正式让朱由校看清了这个一直待在他身边的心腹太监的能力,才会有后来魏忠贤的彻底崛起。

    想到这,张璟心里不由得又疑惑起来,这魏忠贤如今到底在哪里?

    怎么他打听了这么久,也没听到过九千岁的存在?

    难道说自己记错了?

    或者说这个时代有假,已经没有魏忠贤了吗?

    当然,魏忠贤之事,以后再说,现在摆在他面前的是如何利用黄汴说得这事情做文章。

    “黄先生,按你的预测,要有多久,这些劣币会影响到整个江南市场,使得百姓感觉到钱不足钱呢?”张璟问道。

    闻言,黄汴一愣,他没想到张璟竟然会信自己,本来他晚上故意截住张璟,也只是想死马当活马医一下而已。

    毕竟,找人揭发南京宝源局铸劣币一事,于他而言,事不宜迟,否则,每拖一天,他的损失都很大,所以他今天才第一次见张璟,就主动找张璟了。

    没想到,张璟听了他的话,就直接信了,这实在出乎他的预料,终究,平常人听了他的话,都不会信朝廷官员敢自己欺上瞒下铸劣币。

    可是,事实就是如此,只要有人愿意好好去江南查查,就一定能查得到那劣币的流通源头的。

    心里这般想着,平复了好半会心情,黄汴又想了一会儿,才对张璟道:“按照如今劣币的出现数量,依我看,想要普通百姓感觉钱不足钱尚需一年左右的时间才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