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水磨腔-《明末好国舅》


    第(3/3)页

    “尝闻吴侬软语,昆山、苏州,自古便是吴越之地,这水磨腔调果然有些吴语特色,听得我的是入迷不已,倒是让你看笑话了。”张国纪赞叹道。

    说到后面,张国纪语气不自然的低了些,显然也是为他刚才的失神,有些害羞。

    他们口中的水磨腔,又称昆山腔,乃是昆曲的主流唱腔。

    因曲调幽雅婉转,唱词典雅华丽,唱法细腻舒徐委婉,就好像江南人的水磨漆器、水磨糯米粉、水磨年糕一样细腻软糯,柔情万种,故被称为“水磨腔”。

    “当然不会,这《采莲》,平日里我也经常听,也是入迷不已,更何况国丈爷呢?”黄汴为了照拂张国纪面子,安慰道。

    “哎……可惜了,西施如此痴情,却被那范蠡这般利用,真是绝情得很!”张国纪显然还没走出来,骂着范蠡绝情道。

    “这也没办法,范蠡身为人臣,自当要为人主效力。”黄汴道。

    “话是说得没错,身为人臣,自当为人主效力。勾践若非有文种、范蠡、计然三人,屡施奇谋,如何能击败强大的夫差呢?”张国纪道。

    闻言,黄汴适时引深道:“不知在国丈爷心里,这文种、范蠡、计然三人,所施的谋略中,哪样最重要?”

    “这……应该是军事吧,毕竟没有强兵,勾践如何能打败夫差?”张国纪思考了一番道。

    “可我觉得,三人做得最重要的不是军事。”黄汴摇头道。

    “那是什么?”张国纪皱眉问道。

    “工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