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东林夜议-《明末好国舅》


    第(2/3)页

    反正,在泰昌、天启相继即位后,作为拥立的东林党得权后,自然要召回那些曾经为党付出,政治斗争失败离开朝堂的人,高攀龙就是其一,作为东林老人,第一批被召回朝中的。

    而高攀龙的资历辈分,可以说和叶向高不分上下,若非叶向高有着首辅的身份加持,是东林现在在朝堂的主心骨,而且是两次入阁,否则面对高攀龙,叶向高的资历辈分还占不了多少便宜。

    因此,只有高攀龙说话以后,其他人才敢继续说话,一直蠢蠢欲动的杨涟就是如此。

    杨涟是个性子急又烈的人,处理事情可谓是风风火火,当下就说道:“景逸先生说得极是,万不能因熊廷弼而使我东林名声受损,修吾的前车之鉴,我们必须记住。若是陛下大婚后还不同意大来追谥之事,那我们就抓紧在熊廷弼当初欺君诸事上下功夫,只要欺君这一点,熊廷弼洗不干净,那这就是个僵局,皇帝不让我们如意,我们也不让他如意。”

    他们话里连续提到的“修吾公”,不是别人,乃是东林党的元老李三才,其字道甫,号修吾,故被他们称为“修吾公”。

    要说东林能建起来,与两个关系甚大,一个是东林的民间大v公知顾宪成,建了东林书院,都能到了遥控朝堂的影响力;另一个,就是李三才,因为东林能顺利发展,靠得就是李三才的钱和权势。

    当时,李三才以右佥都御史总管漕运,巡抚凤阳各府,淮河乃漕运枢纽,漕运又是国家命脉,手下还督管无数文武,地方重兵。

    随便捞捞,就把李三才捞成家产数百万的大富翁,还有钱捐献东林书院,深知让手下文武官兵,主动维护东林,使得其在任期间,就让东林书院成为淮河两岸的“圣地”了。

    换句话说,李三才是东林建立时背后地方官府的宣传保护伞,同时还是大股东,若没他的权势和钱,东林能建成如今规模,根本不可能,所以李三才的名气很大。

    不过,名气大也并非好事,就像后世的好人设明星,一旦有个什么出轨赌博吸毒嫖娼的渣男渣女形象,基本立马就乐子大了,李三才就是如此。

    那时,李三才已准备好入阁,这样便可以和叶向高联手,对于其他党派了。

    其他党派当然不能让李三才如意,费尽心机终于让他们查到了李三才偷盗皇陵木,皇陵木是帝陵修建所用,不得买卖,臣子更不能私用,不然那就是偕越。

    就这样,随着政敌立即弹劾李三才的偕越之举,这位本来意气风发入阁的东林元老,不仅因为偕越丢了实权官职,甚至还因为偕越之事给东林蒙羞了。

    东林一直标榜他们个个清正廉洁,为民请命,忠心大明,反贵族反大地主,结果自己的元老人物敢偕越偷盗皇陵木,不敬皇帝和大明,这不是赤裸裸向天下自己打自己脸吗?

    正是因此,才会让后来东林上下为李三才奔走,废了不少代价,将他偷盗皇陵木一事压下去,并且查无实据,才没事。

    至于所谓偷盗皇陵木,其实不少京师达官贵胄都在干,当然了,他们不是真的敢去派人开伐皇陵树木,那明显是故意找死的行为,他们的皇陵木,不过是从走私犯里买来的小树木而已。

    不过,皇陵木不得买卖,也不得随意开采,违反便是偷盗,哪怕你只是买一根,那也是偕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