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恐惧么?这是我们的“核”威慑!-《捡到一个星球》


    第(1/3)页

    几个月前的3月15日。

    星海科技发布了基于“织女架构”的第一代青龙CPU。

    代号为龙-1000。

    CPU工作模式下,其性能大概相当于英特尔的i7-8700K,综合测试跑分14万左右。

    GPU工作模式下,其图形性能相当于英伟达的GTX1060显卡,跑分也大约为14万左右。

    性能足以满足日常的工作、游戏和娱乐。

    散片价格只要1000元。

    而在龙-1000基础上,用于笔记本电脑的阉割版玄武一代(龟-1000),价格更是白菜到只要350。

    虽然性价比相当高。

    却由于性能上还是差英特尔最先进CPU一大截,受到了不少的嘲讽和奚落。

    甚至遭遇外国测评人员的恶意采访,故意让他难堪与出丑。

    对于此,陈今当时给予的答复是:等我115天的时间,我们会超过你们。

    这在国内外网络上引起巨大反响。

    “吹牛”、“装逼”、“丢人现眼”……

    骂声嘲笑声可谓无数。

    但陈今并不是在玩笑。

    而今天是6月28号。

    刚好过去了105天,打脸倒计时剩余10天。

    不过忠芯国际那边还算给力,没有拖陈今的后腿,在历时三个月的攻关之后,总算解决了10纳米桌面CPU的量产难题。

    成功实现了流片。

    生产出了性能大幅提升的青龙二代CPU(龙-2000)。

    电话里,张卫京给陈今的替身讲解说道:“陈总,我们采取了两个办法,解决了10纳米桌U的良率问题。”

    “一个,放慢超分辨光刻机的光刻速度,大概放慢到了之前的三分之一,这样误差确实降低了不少。”

    “二个,调整了光刻方式,将原本的一整块CPU,分割成了八个核,变成了八个模块,然后再把八个核拼接到一起,组合成完整的CPU……有点类似于搭积木。”

    “拼接法导致生产线增加了很多道的工序,生产效率也降低了不少,但不这么做的话,芯片良率很难提升上去。”

    “这样导致的结果是,青龙二代CPU的性能提升了四倍,生产成本提高了五倍左右,它的散片价格不能低于4000每枚。”

    陈今点了点头。

    性能提升四倍,相当于跑分从青龙一代的14万分,暴增至56万以上。

    而英特尔性能最强的iX-9900K,跑分在30万左右。

    性能瞬间反超对方将近一倍。
    第(1/3)页